咱们今天不聊什么惊天动地的商业传奇,也不讲什么遥不可及的明星八卦。就聊一个普普通通,甚至可以说出身有点“困难模式”的广西姑娘,怎么靠着一封发错了的邮件,把自己的生活从融水的大山深处,一路“闯关”到了南半球的阳光海岸。这趟旅程可不是什么甜宠剧,没有霸总,也没有金手指,有的是一个叫璐璐的女人,用12年的时间,把一手平凡的牌,打出了王炸的气势。
很多人一听跨国婚姻,脑子里自动就蹦出“嫁给老外,躺平享受”的剧本。要是你对璐璐的故事也这么想,那可就大错特错了。她的这段缘分,始于一次工作上的乌龙,一次堪比“蝴蝶效应”的鼠标点击。但真正让她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,活得风生水起的,从来不是什么运气或者男人的庇护。恰恰相反,是她骨子里那股从广西大山里带出来的,不认命、爱折腾的“野草”精神。从外贸客服到澳洲代购女王,再到创业失败赔掉十几万,最后又在短视频赛道上杀出一条血路。璐璐的人生,就像坐过山车,刺激又颠簸。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,真正的安全感,从来不是一张外国护照或者一栋别墅,而是那种无论被生活“捶”得多惨,都能爬起来,拍拍土,笑着说“再来”的强悍。
展开剩余93%一次“手滑”,链接了两个半球
时间拉回到2011年,那会儿的璐璐,还是南宁写字楼里一个忙忙碌碌的“打工人”。她的工作听起来挺高大上,外贸公司客服,专门跟老外打交道。可实际上呢?就是个邮件推销员,每天的工作就是复制粘贴,把公司产品的介绍信,像撒网一样,发给从网上扒拉下来的各种邮箱地址。这活儿枯燥不说,还特没成就感,发出去一百封,能有一封回信都算烧高香了。
璐璐,这个1979年出生在柳州融水县的农村姑娘,从小就知道“知识改变命运”这句话的分量。家里穷到什么地步?一年到头才能穿回新衣服,能吃饱饭就是天大的幸福。她就是憋着一股劲,从田间地头的农活里,一路考上了大学。尽管只是个三本,但在那个年代,大学生就是村里的“天选之子”,她爹高兴得在村里摆了好几天的流水席。学了四年英语,璐璐的梦想就是走出大山,在城市里扎根。这份外贸工作,就是她实现梦想的跳板。
就在2011年5月的某一天,璐璐跟往常一样,机械地敲着键盘。而在地球的另一端,澳大利亚珀斯一家医院的档案管理员皮特,正准备泡杯咖啡。他打开邮箱,一封来自中国的推销邮件跳了出来。皮特压根不需要邮件里的产品,他是个农场主家庭出身的中产,生活简单,对这些东西没兴趣。换做别人,可能直接就删了,或者丢进垃圾箱。
可皮特这人吧,有点意思。他1975年出生,比璐璐大四岁,性格温和得像珀斯常年的阳光。他觉得对方可能发错了,就耐着性子,回了一封邮件,客气地告诉对方:“嘿,朋友,你可能搞错了,我不需要这个。”
就这么一封礼貌性的回复,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面。璐璐每天面对的都是石沉大海的邮件,突然来了这么个“活人”,还这么有礼貌,她一下子就来了兴趣。一来二去,两人就用邮件聊上了。从工作聊到生活,从南宁的湿热聊到珀斯的干爽。几天后,皮特发来了自己的照片。璐璐点开一看,嚯,这大哥长得也太“眼熟”了!光亮的脑门,深邃的眼神,这不就是法国足球巨星齐达内本尊吗?说实话,这种长相在咱们东方审美里,算不上传统意义的帅哥。皮特自己也挺有自知之明,都36岁了,一次正经恋爱都没谈过,是个标准的“母胎单身”。也许正因为这样,他格外珍惜这段跨越半个地球的友谊。
聊了小半年,文字已经满足不了两个人的好奇心了。皮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:他要飞到中国,亲眼见见这个有趣的东方女孩。璐璐也没矫情,大大方方地答应了。
2011年底,皮特落地广州白云机场。璐璐去接机,心里紧张得不行。虽然是英语专业毕业,可真刀真枪跟一个老外面对面交流,她脑子里学过的那些单词全“离家出走”了。倒是皮特,一点不见外,上来就给了璐璐一个大大的拥抱。照片里的璐璐清秀可人,见到真人,皮特觉得,嘿,这姑娘比照片里还好看,这趟飞机票,值了!
接下来的日子,璐璐就成了皮特的专属导游。她带着他领略了“山水甲天下”的桂林,逛遍了广西首府南宁的大街小巷。半个月的时间,说长不长,说短不短,足够让两颗心靠得更近了。等到皮特不得不回澳洲的时候,他和璐璐之间,已经不只是网友那么简单了。
更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,皮特前脚刚走,璐璐后脚就发现,自己“中奖”了——她怀孕了。
远嫁澳洲,从白领到“代购女王”的华丽转身
这个消息,彻底改变了两个人的人生轨迹。2012年开春,皮特二话不说,又飞到了中国。这一次,他的身份从“网友”升级成了“准女婿”。璐璐直接把他领回了融水老家。璐璐的爸妈看着眼前这个高鼻深目的“洋女婿”,一时间有点懵。哪个当爹妈的,愿意女儿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?那可是澳大利亚啊,隔着浩瀚的太平洋,坐飞机都得十几个小时。
可木已成舟,女儿肚子里都有了人家的娃,还能怎么办?老两口虽然心里舍不得,嘴上还是催着他们赶紧把事儿办了。2012年3月8日,一个挺有纪念意义的日子,璐璐和皮特在南宁领了证。没有彩礼,没有复杂的习俗,两个人的结合,简单又纯粹。
紧接着,一场中西合璧的婚礼在国内举行。皮特一句中文不会说,在台上激动地用英语讲了一大堆,全靠璐璐的表妹在旁边当翻译。婚后,考虑到璐璐要生孩子,大家决定,让璐璐在国内生产,毕竟有亲妈照顾月子,总归是方便些。
2012年9月19日,他们的混血儿子马修在柳州呱呱坠地。皮特又一次从澳洲飞来,全程陪产,还亲手剪断了儿子的脐带。这个澳洲男人,用行动证明了他的责任感。他在中国待了足足两个月,跟着丈母娘学着怎么照顾产妇,怎么给娃换尿布,把璐璐的月子伺候得妥妥帖帖。
2012年11月底,马修才两个月大,璐璐就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。她告别了国内的一切,辞去了打拼多年的工作,带着襁褓中的儿子,跟随皮特飞往了那个陌生的国度。飞机起飞的那一刻,她的心里五味杂陈,有对未来的憧憬,更有对故土和亲人的不舍。
到了澳洲,璐璐第一次见到了公公婆婆。老两口是典型的澳洲农场主,淳朴善良,对这个来自中国的儿媳妇格外疼爱,尤其是对他们的大孙子马修,简直爱不释手。初到异国他乡的孤独和不安,在公婆的温暖陪伴下,慢慢消散了。
不过,现实问题很快就摆在了眼前。皮特虽然工作了些年头,但在澳洲也没攒下多少钱,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。一家三口,只能暂时租住在他大哥家里。生活安顿下来后,璐璐成了一名全职家庭主妇。每天围着孩子和灶台转,皮特则一个人上班养家。为了多赚点钱,皮特主动申请加班,周末也不休息。
璐璐看着丈夫这么辛苦,心里不是滋味。她不是那种能安于现状的女人,骨子里的那股拼劲又上来了。恰好这时,国内以前的同事和朋友,知道她在澳洲,就经常找她帮忙代购一些奶粉、保健品之类的。一开始,璐璐都是原价帮忙,不赚一分钱。可找她的人越来越多,她灵机一动:这不就是个商机吗?
说干就干!她开始象征性地加点差价,没想到市场需求大得惊人。为了扩大业务,这个曾经的英语专业大学生,又开始自学跨境电商。很快,她在淘宝上开了一家自己的店铺,专门做澳洲产品代购。你还别说,璐璐真有做生意的天赋。她凭着诚信和勤奋,把小店经营得有声有色。生意最好的时候,她一个月的收入,比皮特辛辛苦苦上大半年班赚得都多。
经济独立了,腰杆子就硬了。2015年年初,璐璐把父母也接到了澳大利亚,带着老两口玩了大半个月。看着袋鼠,吹着印度洋的海风,老两口逢人就夸女儿有出息,女婿孝顺。他们这辈子都没想过,自己还能有出国的一天。
2016年4月15日,璐璐在珀斯的一家医院,又生下了一个漂亮的混血女儿,取名唐蕊。这次生产不太顺利,因为宫缩严重,最后只能剖腹产。远在国内的父母听到消息,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。好在手术很成功,母女平安。剖腹产对女人的身体伤害很大,为了照顾好璐-璐,皮特特意请了一个月的长假。婆婆也搬过来,爷俩一起,一个负责照顾璐璐,一个负责照顾两个娃。
可璐璐就是个“劳碌命”,月子还没坐完,就又开始忙活她的代购生意了。那几年,她赚了不少钱,终于和皮特在澳洲买下了一栋属于自己的小别墅。虽然算不上豪宅,但在这个遥远的国度,她总算有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。
回国创业“翻车”,三年骨肉分离的阵痛
到了2018年,代购的红利期过去了,生意越来越难做。这个时候,家里的经济状况已经很宽裕了,皮特的工作也稳定。璐璐完全可以歇一歇,安心做个岁月静好的家庭主妇,陪着两个孩子长大。
但璐璐的“折腾”基因又一次占了上风。她从一个朋友那里了解到奶昔代餐这个产品,觉得前景不错,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脑海里形成:回国创业!
她决定带着小女儿唐蕊回中国,把这个项目做起来。至于儿子马修,只能暂时拜托给婆婆照顾了。2018年底,璐璐带着女儿,还有这些年攒下的积蓄,回到了熟悉的柳州。她先是快刀斩乱麻,在柳州买了一套房子,解决了后顾之忧。然后,就在市区开了一家奶昔产品店。
创业初期,璐璐简直是拼了命。她把女儿托付给父母,自己每天天不亮就起床,跑到大街上发传单,跑业务,拉客户。整个2019年,凭着这股拼劲,她的生意还真不错,基本上把投资的本钱都赚了回来。她甚至做好了长期在国内发展的打算,还把女儿送进了柳州当地的幼儿园。
可谁能想到,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,打乱了所有的计划。
疫情的冲击,让她的奶昔店生意一落千丈,根本无法维持。更要命的是,因为旅行限制,她和女儿被困在了国内,回不去澳大利亚了。这一困,就是整整三年。
这三年,对璐璐来说,是无比煎熬的。她不仅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事业走向失败,还和远在澳洲的丈夫、儿子分隔两地。视频通话,成了维系一家人感情的唯一方式。她错过了儿子马修成长最关键的三年。马修从小就是个“中国胃”,最爱吃妈妈做的中餐。可跟着奶奶生活,每天的食物变成了汉堡和三明治。小家伙吃不惯,经常不吃饭,把三明治偷偷藏在床底下。直到奶奶闻到异味,才发现床底下已经堆满了发霉的食物。
2021年,璐璐的奶昔店实在撑不下去了,只能关门转让。盘点下来,这几年创业不仅没赚到钱,里里外外还亏了十几万。事业的失败,和对儿子的思念与愧疚,像两座大山,压得璐璐喘不过气来。她开始自我怀疑,觉得自己是不是太冲动了,做什么都做不成。
好在,大洋彼岸的皮特,始终是她最坚实的后盾。他没有一句责怪,一直在电话里安慰她,鼓励她,让她不要焦虑,钱没了可以再赚,家人平安才是最重要的。
疫情的阴霾散去后,璐璐第一时间带着女儿回到了澳大利亚。
柳暗花明,一条螺蛳粉视频炸出70万粉丝
时隔三年再见,儿子马修明显跟她生分了,人也瘦了一大圈。创业失败的阴影,加上亲子关系的疏离,让璐璐一度陷入了低谷。她决定彻底回归家庭,把之前错过的陪伴,都加倍补偿给两个孩子。
在照顾孩子的同时,不服输的璐璐也没闲着。她跑到澳洲的语言学校,系统地攻读了英语,还顺利拿到了语言证书。这意味着,她具备了在澳洲本地找一份正式工作的能力。
不过,就在她准备重返职场的时候,一个偶然的机会,又给她的人生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。
2023年9月,璐璐带着一双儿女回柳州探亲。柳州什么最出名?当然是螺蛳粉!她随手拍了一条儿子马修嗦粉的视频,发到了抖音上。没想到,这条充满生活气息的视频,居然爆了!短短一天,播放量冲破百万,点赞过万。看着飞速上涨的数据,璐璐敏锐地嗅到了新的机会。
她早就知道流量的重要性,也动过做自媒体的念头。这次的意外走红,让她下定了决心。她开始认真学习拍摄和剪辑,研究那些成功的跨国家庭博主是怎么做的。她发现,自己一家人的组合,简直是“顶配”!
大儿子马修,是个妥妥的“吃货”,尤其爱吃妈妈做的各种中式肉菜。每次吃饭,他都是最捧场的“夸夸团”团长,那满足的表情,就是最好的美食滤镜。
小女儿唐蕊,长得像个洋娃娃,漂亮又可爱,性格甜美,是家里的“颜值担当”,随便一个镜头都能萌化无数“云爹妈”的心。
老公皮特,虽然话不多,但那张酷似齐达内的“明星脸”,就是天然的流量密码。不少齐达内的球迷刷到他,都得停下来多看几眼。
而璐璐自己,不仅做得一手好菜,还能把家庭教育做得井井有条。在她的视频里,两个孩子懂事又有礼貌,吃完饭会主动帮妈妈收拾碗筷,一家人的互动,真实又温馨。
找准了定位,璐璐的自媒体事业就像开了挂。她的视频质量非常高,无论是镜头语言、文案还是配乐,都透着一股用心。她把镜头对准了最简单的日常生活,分享她为家人烹饪的一日三餐,记录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。这种真实、温暖、接地气的内容,恰恰是当下互联网最稀缺的东西。
仅仅一年不到的时间,璐璐的抖音账号就吸引了72.5万的粉丝,而且大部分都是粘性极高的铁粉。在这个内卷到极致的自媒体时代,能取得这样的成绩,璐璐靠的绝不仅仅是运气。
2024年12月16日,璐璐一家四口,悄悄地飞回了中国。他们没有提前通知父母,想给老人一个惊喜。当他们推开家门,出现在父母面前的那一刻,两位老人激动得说不出话来。这个感人的场面,也让屏幕前的无数粉丝“破防”了。回到柳州,他们住进了璐璐几年前买的房子里。这套房子买了快六年,皮特还是第一次住进来。
如今,距离那封发错的邮件,已经过去了整整12年。璐璐和皮特的婚姻,依然幸福得像最初那样。12年里,他们几乎没红过脸,没吵过架。老实憨厚的皮特,给了璐璐一个稳定而温暖的港湾。而能干要强的璐璐,则把这个家经营得有声有色,把中国的生活习惯和美食文化,深深地烙印在了这个澳洲家庭的日常里。
写在最后
璐璐的故事,看下来真的让人感慨万千。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跨国婚恋的记录,更是一个普通女性,在面对人生各种选择和变故时,所展现出的惊人韧性和成长力。她的经历,或许能给我们这些在生活中奔波的普通人,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思考。
你看,璐璐的人生有好几个关键的转折点。第一次,是那封改变命运的邮件。这看起来是运气,可这份运气,是建立在她每天发送上百封枯燥邮件的勤奋之上的。如果她当时选择“摸鱼”,也许就错过了这个机会。第二次,是远嫁澳洲,从一个职场白领变成家庭主妇。这个转变对任何一个事业心强的女性来说,都是巨大的挑战。但璐璐没有沉溺于失落,而是迅速找到了新的赛道——代购。她把带娃的“副业”做成了比老公收入还高的“主业”,这背后是她敏锐的商业嗅觉和超强的执行力。
第三次,也是最惨烈的一次,是回国创业的失败。这次打击,不仅让她亏了钱,更让她错过了儿子的成长,这代价不可谓不沉重。很多人可能在这一跤之后就再也爬不起来了,会陷入无尽的悔恨和自我否定。但璐璐是怎么做的?她选择了接纳失败,回归家庭,重新修复与孩子的关系,并且利用这段时间给自己充电,提升英语能力。她没有停在原地舔舐伤口,而是在为下一次机会的到来,积蓄力量。
最后,就是那条无心插柳的螺蛳粉视频。这个机会的出现,同样不是纯粹的偶然。是因为她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,愿意去记录和分享,才捕捉到了这个流量的风口。当机会来临时,她之前学习的剪辑、文案能力,以及从代购和创业中积累的商业思维,全部派上了用场。她能迅速把一个偶然事件,发展成一份可持续的事业,这才是她最牛的地方。
发布于:江苏省正中优配-股票配资专业平台-上海配资公司-股票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